世说新语七则--刘义庆[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四]

Aug14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荀巨伯、司马德操、谢太傅、曹娥婢、周处、刘伶、魏武帝]

【原文】 荀巨伯《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荀巨伯[1]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ㄩˋ玉)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译文】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匈奴人来攻城。友人对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这种为了贪生怕死而败坏道义的行径,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等到匈奴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甚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裡?」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病,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身体来换取朋友的生命!」匈奴人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整个军队撤离小城,全城因而得以保全。

【注释】

[1]荀巨伯:汉桓帝时颖川(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一带)人,生平不可考。

※※※※※※

【原文】 司马德操《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南郡庞士元[1]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甲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昔伯成[2]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3]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4]所以慷慨,夷、齐[5]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士元曰:「僕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钟、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译文】

南郡的庞统(士元)听說司马徽(德操)人在颍川,所以赶了二千里路去拜访他。庞统到了颍川,正好遇到司马徽在摘桑葉,庞统在車上对司马徽說:「我听說大丈夫处于世间,就应该带金印佩紫绶,那裡有委曲自己如大江般的才器,却去做养蚕採桑如妇女的事情呢?」司马徽說:「你暂且下車來吧!你只知道旁门左道、追取富贵的快速邪径,却没忧虑到远離正道而迷失了自己。从前伯成子高寧可与人并耕田野,也不贪慕诸侯的荣华富贵;原宪寧可住在桑木做门枢的简陋房子,也不愿去换取华麗的官宅。哪裡有住在豪华大厦裡,坐在肥壮骏马上,好几十名婢女在旁扶持,然后才叫做奇特、了不起呢!这就是高士许由、巢父为什么慷慨高义,隐者伯夷、叔齐为什么长声慨叹啊!虽然呂不韦偷到了秦国的大爵位,拥有了千乘車马的厚祿,也没什么可贵的。」庞统說:「我生长在偏僻的远方,很少見識过大义理。如果不是(今天來向您请教)、敲响那洪声的钟和那雷鸣般的大鼓,那就没有机会見識到钟鼓宏大的音响了(領略您伟大的胸襟)。」

【注释】

[1]庞士元:庞统,字士元,东汉末襄阳人,曾任南郡功曹(能参与一郡的政务),年轻时曾去拜会司马德操,德操很赏识他,称他为凤雏。后从刘备。司马德操:司马徽,字德操。曾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

[2]伯成:伯成子高。据说尧做君主时,伯成子高封为诸侯。后来禹做了君主,伯成认为禹不讲仁德,只讲赏罚,就辞去诸侯,回家种地。

[3]原宪:孔子弟子,字子思。据说,他在鲁国的时候,很穷,住房破破烂烂,用桑树枝做门上的转轴。他不求舒适,照样弹琴唱歌。

[4]许、父:许由、巢父。许由,许由是传说中的隐士。尧想让位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尧又想请他出任九州长,他认为这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去洗耳及露出羞愧的脸色。巢父:是许由的朋友,尧也想把职位让给他,他不肯接受。

[5]夷、齐: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兄弟俩互相让位,不肯继承,结果都逃走了。后来周武王统一天下,两人因反对周武王讨伐商纣,不肯吃周朝的粮食,饿死在首阳山。

※※※※※※

【原文】 谢太傅《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安)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用撒盐空中差可比拟。」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因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

【原文】 曹娥婢《世说新语.捷悟第十一》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ㄐㄧ基)臼」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歎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译文】

魏武帝(曹操)曾经从曹娥碑旁路过,杨修跟随著他。看见碑的背面写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魏武帝就问杨修:「你懂其意吗?」杨修回答说:「懂。」魏武帝:「你先不要说出来,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魏武帝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他叫杨修把理解的意思另外写下来。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好字;齑臼,是用来盛装辛辣东西的容器,受辛合成辞(辤)字。这四字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魏武帝也把自己理解的意思写下了,结果和杨修的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的才气不如你,竟然相差三十里。」

※※※※※※

【原文】 周处《世说新语・自新第十五》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ㄓㄢ沾)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 ... 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 ... 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 ... 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厉,终为忠臣孝子。

【译文】

周处年轻的时候,凶狠逞强好斗,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另外,义兴河中有条蛟,山中有头大老虎,也都一起危害百姓,义兴人称为「三害」,而周处为害特别严重。有人劝说周处去 ... 虎斩蛟,实际上是希望三害中只剩下一害。周处立即去 ... 死了那隻老虎,又跳进河裡去斩蛟。那条蛟一会儿浮上来,一会儿沉下去,游了几十里,周处跟著它一起浮沉,经过三天三夜,乡里人都以为周处和蛟都已经死了,互相庆贺。结果周处竟 ... 死了蛟,出来后,听到乡里人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也被人们认为祸害,因此有了改过自新的意思。于是到吴郡去寻访陆机和陆云,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就把乡里人恨自己的情况完全告诉了陆云,并且说自己想要改正过错但年纪已经大了,担心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看重『朝闻道,夕死可也!』的道理,何况你的前途还有希望。再说人只怕没有志向,又何必忧虑美好的名声不能显扬呢?」周处于是改过自勉,最终成为忠臣孝子。

※※※※※※

【原文】 刘伶《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ㄔㄥˊ程)[1]。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ㄨㄟˇ委)然[2]已醉矣。

【译文】

刘伶喝酒成瘾,有一次非常口渴,于是向妻子要酒喝。他夫人把酒倒掉,摔碎了装酒的瓶子,然后哭著规劝刘伶说:「您喝酒太多了,不是养生的 ... ,一定要戒掉啊!」刘伶说道:「那好吧!我自己戒不了,只有在神面前祷告发誓才能把酒戒掉,请您准备酒和肉吧!」夫人说:「就遵从你的意思来办。」于是,她把酒肉放在神案上,请刘伶来祷告。刘伶跪在神案前,大声祷告说:「老天生了我刘伶,是爱喝酒出了名的,一次要喝十斗才能过瘾,喝五斗才能解除酒病。妇道人家的话,可千万不能听!」说罢,拿起酒肉,大吃大喝起来,不一会儿便醉倒了。

【注释】

[1]解酲:醒酒;消除酒病。

[2]隗然:此处作「颓然」,倒下。

※※※※※※

【原文】 魏武帝《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

魏武尝言:「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刀密来我侧,我必说『心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无他,当厚相报。」执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

【译文】

魏武帝(曹操)曾说:「如果有人要谋害我,我就会心跳得厉害。」他随即对他的贴身僕人说:「你揣著刀,悄悄走到我身边,我一定会说我心跳得厉害,然后就把你抓起来送去受刑。你只要不说是我指使你的,就不会有什么事,我还会重重报答你。」僕人相信了他的话,也没觉得害怕,结果就被 ... 了。此人到死也不知曹操的心机。左右的人都以为这是真的,想谋害他的人从此就洩气了。

【注】《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

【作者】

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刘宋宗室,武帝刘裕之侄,袭临川王。任官各地清正有绩,后因疾病还京师,卒年四十一。曾集士人作《世说新语》、《幽明录》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