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详细资料大全

Feb12

宛城详细资料大全

时间:2020/02/12 02:15 | 分类:知识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宛城,古城名,中国著名古城之一。即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位于南阳城区白河(古称淯水)北岸。宛城区至今仍留有残存的城门和护城河、城河桥。名称由来:“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它的生态环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宛城
  • 地理位置:位于南阳城区白河(古称淯水)北岸
  • 气候类型: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
  • 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
  • 开放时间:全天
  • 门票价格:免费
  • 著名景点:王府山、南阳府衙
  • 所属国家:中国
  • 所属城市:河南省南阳市
  •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名称由来,宛城简介,历史沿革,主要景点,王府山,南阳府衙,交通信息,

名称由来

《说文解字》中说过,“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其义:①“四方高中央下”,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② “屈草自覆”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绿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文王所灭。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后,宛由地域名,演变成为“宛城”、“宛县”、“宛州”、“上宛县”等,“南阳市”和“宛城区”均以“宛”为其约定俗成的简称。 战国时期宛城(南阳)

宛城简介

宛城,是现代化的新城区。市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宽阔的滨河大道、人民路、建设路、新华路、独山大道、长江路等主要街道纵横交错。南阳商场、金汉丰商厦等大型购物中心,展现了南阳商业亮丽的风采。坐落在白河北岸的南阳市体育中心,英姿勃勃。宛城的母亲河----南阳白河穿绕市区,与梅溪河、三里河、温凉河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中原水城风景。特别是有“上海外滩”之称的白河游览区,三级橡胶坝似三条黑龙横卧锦带,国际A级水上运动场,碧波荡漾,岸边翠柳婆挲多姿,绿草盈盈,花木葱葱,月亮岛、莲花岛似银盘青螺,白河桥、卧龙桥、育阳桥、南阳大桥飞架白河两岸。 宛城区物华地灵,资源富有。地下矿藏丰富,有石油、蓝晶石等几十种矿藏。土特名优产品众多,牛角雕刻、南阳烙花、独山玉、界中米醋、天骄牌棉花、南阳黄牛驰名中外。 宛城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可谓旱涝保收。全国所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都宜种植,富有中原粮仓之称,是国家的商品粮、棉花生产基地。中国十大名牌棉花之一“天骄”牌棉花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今市区年,宛城区围绕白河和百里白桐干渠开发,科学调整农业结构。白河沿线6万亩沙荒瘠薄地已种植经济林2万余亩。在白桐干渠沿线共开挖鱼塘400多个,有效养殖水面达3500亩以上,建成畜禽饲养场180个,形成9个规模较大的水产养殖区,发展莲藕5000亩,林果3000余亩,已实现“塘内养鱼虾、塘边养畜禽、空档种花果”的立体发展模式。并以郑州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技术为依托,已开发大绒蟹、鲈鱼、桂鱼、美国胭脂鱼等名优特水产养殖。建立起了南阳月季集团、金地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等40多个集畜牧、水产养殖、垂钓、花卉林果、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郊型庄园式农业工业园区。通过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经济,全区农业产业进程明显加快,形成了优质粮棉、蔬菜瓜果、畜牧水产三大支柱产业,培育出鱼虾、蔬菜、干鲜果、畜禽四大名优特产。经过规划调整,宛东粮棉生产、白桐干渠开发、宛中蔬菜、白河沿线林果四条经济带已初步形成。 光武大桥夜景

历史沿革

1994年7月1日, ... 批准(国函[1994]67号):(1)撤销南阳地区、县级南阳市、南阳县,设立地级南阳市,市人民 ... 驻新设立的中州路。(2)南阳市新设宛城区和卧龙区。宛城区辖原南阳市的新华、东关2个街道办事处和环城乡,原南阳县的白河、瓦店、官庄3个镇和新店、红泥湾、高庙、茶庵、溧河、汉冢、黄台岗、金华8个乡,区人民 ... 驻东关街道办事处建设路;卧龙区辖原南阳市的梅溪街道办事处和七一、靳岗、卧龙3个乡,原南阳县的蒲山、漳河、石桥3个镇和小寨、潦河坡、谢庄、安皋、王村、青华、陆营、英庄8个乡,区人民 ... 驻梅溪街道办事处七一路。 2000年,宛城区辖2个街道、5个镇、7个乡:东关街道、新华街道、官庄镇、红泥湾镇、瓦店镇、白河镇、黄台岗镇、汉冢乡、环城乡、金华乡、茶庵乡、高庙乡、新店乡、溧河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785943人,其中:东关街道69190人、新华街道34783人、白河镇91818人、官庄镇103768人、红泥湾镇67091人、瓦店镇51046人、黄台岗镇49091人、环城乡61793人、溧河乡41922人、汉冢乡40560人、金华乡40016人、茶庵乡37469人、高庙乡40540人、新店乡56856人。 2005年,撤销部分乡镇,设立4个街道:撤销环城乡,设立汉冶、仲景两个办事处;撤销白河镇,设立白河、枣林两个办事处。2006年3月6日四个新设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宛城区辖6个街道、4个镇、6个乡:东关街道、新华街道、汉冶街道(新增)、仲景街道(新增)、白河街道(新增)、枣林街道(新增);瓦店镇、官庄镇、红泥湾镇、金华镇、黄台岗镇;新店乡、汉冢乡、溧河乡、高庙乡、茶庵乡。 2006年3月6日,举行汉冶、白河、仲景、枣林四个新设街道办事处挂牌仪式。

主要景点

王府山

王府山位于老城区西北隅(今共和街西端),是明藩王府花园中的一座假山,太湖石及独山石砌成,山高18米,底部直径21米,周长66米,占地面积346平方米。山腹用奇石筑成大小不同的4个石窟,经石阶60级,逶迤盘旋贯通每个石窟,绕行3周可达山巅。山体内,暗道回转串通,石窟又分“奶奶殿”、“三清殿”、“祖师洞”等。 王府山 王府山建于明永乐初年,山间依崖就势构筑亭台,专供唐王游乐。后世于山麓建神庙,山门题额:“朝天宫”,窟内增塑神像,四时香火不绝,现已毁圮。石山原来高逾城垣,后逐渐遭受破坏。建国后,人民 ... 屡次拨款修葺。1951年,曾于山顶增建攒尖顶六角玻璃瓦凉亭,山间加筑护墙数道。现六角亭及护墙已修葺,粉刷一新,石窟内所有塑像全部雕塑归位,重建神庙,定期开放,游览者络绎不绝。1994年8月,在王府山附近兴建大明苑王府市场建筑群,为消费者、旅游者提供方便。王府山已被定为南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府衙

南阳府衙座落于南阳市宛城区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历经元、明、清共199任知府。现存房屋150余间,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36000平方米,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知府衙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知府衙门现存建筑保留了元、明、清三代的建筑艺术。座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两侧辅助,布局多路,院落数进。中轴线两侧左文右武,前堂后寝。单檐硬山式建筑。它是清代全国215个知府衙门中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唯一府级官署衙门。府衙的照壁呈凹形,高5米,宽22.5米,用青砖砌成,砖上有“南阳府城”、“南阳府”砖铭。照壁前左、右两侧,现有召父、杜母坊遗址,是为纪念两汉时南阳政绩卓著的两位贤太召信臣,杜诗而建的。大门前筑女儿墙,两侧是八字墙,墙体内各镶石碑4通。进入面阔3间,进深2间拱券式大门,便是仪门,仪门形制同大门,惟前坡内侧檐部采用木构卷棚。仪门为礼仪之门,凡新官到任,至仪门前下马,由迎接官员迎入仪门内。嘉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圣旨或举行重大祭祀活动,也要大开仪门。仪门之后便是堂,它面阔5间,进深3间,是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也是第三进院落。檐下置斗拱,斗拱疏朗,梁加奇巧,明亮宽敞。大堂是知府开读诏书,接见官史,举行重仪式的地方。堂正中设公案,两侧列“肃静”、“回避”及其他仪仗等。大堂之后的二堂是府衙长官处理一般公务的地方,有庄重威严的气氛。穿过二堂大门20米便是三堂,是知府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处理公务及宴居的地方。堂后为府衙花园——泓池水,明静清澈,山石玲珑,树木青葱,奇花异草,争芳斗艳,为知府及家眷的休憩场所。 南阳府衙 南阳知府衙门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秦始皇设定郡县制以来,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现存建筑就是一个历史档案馆,它既是北京故宫的缩影,又是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建筑艺术价值。

交通信息

宛城区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路,快捷便利的客货运输条件,区内1990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南阳机场能起降波音747大型飞机, 直达中国各大城市;焦枝铁路沿境而过,在建的宁西铁路从区内穿行, 以上两条铁路在区内设有2个站点,在建的许平南(许昌、平顶山、南阳)高速公路北与京珠高速公路相联接,南与在建的南襄高速公路相衔接,与鄂西北高速公路联网,打通云贵川的通道。国道G312线、豫01线、S103线(南新公路)等以南阳市为中心的放射状干线公路穿越该区,与区内300余条区乡村公路互相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