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国详细资料大全

Dec09

于阗国详细资料大全

时间:2018/12/09 15:06 | 分类:知识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于阗(tian)国(前232—1006年)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国,中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君主国姓为尉迟(读音yù chí),国祚长达1238年。古代居民属于操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1006年被喀喇汗国吞并,逐渐 ... 化。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

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于阗国
  • 所属洲:亚洲
  • 政治体制:君主制
  • 国家领袖:尉迟璥 
  • 主要民族:古代居民属塞种,另一说法为藏族和印度的混血部族
  • 主要宗教:佛教
  • 释义:古代西域王国
  • 经济:以农业、种植业为主
  • 国祚:前232—1006年
简介,历史,信仰,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文物,名胜,外交,史籍记载,汉书,魏书,梁书,周书,隋书,旧唐书,新五代史,传说,蚕丝传入于阗的传说,于阗建国的传说,历代君王,

简介

于阗国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是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故手工纺织发达。特产以玉石最有名。于阗自2世纪末佛教传入后,逐渐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魏晋至隋唐,于阗国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于阗人民喜爱音乐、戏剧,在绘画方面具有印度、伊朗的混合风格,画家尉迟乙僧于唐初至长安,绘有许多壁画,与唐人吴道子、阎立本齐名。 【于阗(梵Ku-stana,藏Li-yul,汉yú-tián)】 西域古王国名。即今新疆省和阗(和田)县。又作于填、于置、于殿、于窴等。印度人称之为cKustana(屈丹),玄奘音译为瞿萨旦那,意译作地乳。西 ... 则称离余国(Lih-yul)。 依《大唐西域记》所载,此国俗称涣那,诸胡谓之豁旦,匈奴人谓之于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别出迦罗沙摩之称。地滨和阗河,南有昆仑山,北接塔克剌麻罕沙漠,是西域南道中最大的绿洲。位当天山南路、西域南道之要道,西经莎车(叶尔羌)、朅盘陀(塔什库尔干),可通往北印度或睹货罗(古代大夏)。气候和畅,植物种类多且繁茂。盛产宝玉,自古即以出产美玉而驰名中外。原住民为雅利安人种的一支,使用属于印欧语系的方言和阗语。

历史

于阗国,是塔里木盆地南缘一个古老的塞人城邦,有关于阗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大宛传》,称其在西域之东。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时代),尉迟氏在此建立于阗国,为西域南道中,国势最强的国家之一。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因位居丝路贸易的重要据点而繁荣一时,且为西方贸易商旅的集散地,东西文化之要冲。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建立后,归属汉朝,疆域包括今和田、洛浦、墨玉三县。 东汉初,为莎车所吞并。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贵族广德立为王,灭莎车,服从于阗。十六年(73年),汉军司马班超至于阗,广德 ... 匈奴使者降汉,班超以此为根据地,北攻姑墨,西破莎车、疏勒,于阗都出兵相助。时南道诸国,唯于阗、鄯善强大。 公元129年,于阗王放前 ... 扜弥王兴,自立其子为扜弥王。132年,敦煌太守徐由遣疏勒王臣磐发两万人击破于阗,立扜弥王兴的宗人成国为王。175年,于阗王安国复攻扜弥, ... 其王,扜弥国死者甚众。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各发兵辅立扜弥侍子定兴为王,时扜弥国只余千人。从此扜弥国一蹶不振,终被于阗所并。 于阗兼并了皮山、渠勒、戎卢、扜弥等城郭。遂成为“从精绝西北至疏勒十三国皆服从”的强国,《后汉书》记其国“领户32000,人口83000,胜兵30000余人”,疆域大致包括当代的和田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仍向中原王朝进贡。又兼并戎卢、扜弥、渠勒、皮山等国。西晋时,与鄯善、焉耆、龟兹、疏勒并为西域大国。北魏年间,曾先后被吐谷浑、柔然攻袭,国势渐衰。 贞观十四年(640)八月,唐灭高昌国,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故城址),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二十年六月,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请和亲,唐使其属下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婆﹑葱岭五国作为聘礼。二十二年,唐军进驻龟兹国以后,便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国都城(今新疆库车),同时在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故简称“安西四镇”。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进占于阗。咸亨四年(673年),于阗王伏阇雄击走吐蕃,亲自入唐,唐在于阗设毗沙都督府,下辖6城10羁縻州,任命伏阇雄兼都督。仪凤三年(678年),吐蕃进占安西四镇。仪凤四年(679年),崔知辩击吐蕃,唐朝占安西四镇。垂拱二年(686),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之乱(684)以后有意笼络人心,显示其“务在仁不在广,务在养不在 ... ,将以息边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故下令放弃安西四镇。687年-6⑧9年,吐蕃趁机进占安西四镇;武后长寿元年(692),唐武威军总管王孝杰等率军击破吐蕃,收复四镇,并派军长期驻扎。 五代十国-于阗等部(公元943) 唐玄宗天宝年间,尉迟胜入唐,唐玄宗嫁以宗室之女,并授予右威卫将军、毗沙府都督。安禄山起兵叛乱,尉迟胜自率兵赴中原之难,乱平后,终老长安。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唐授尉迟曜兼四镇节度副使,并管理本国事。他率领当地民众与唐镇守军一起戍守于阗。贞元六年(790年),吐蕃占据北庭(北庭的西州例外,公元792年,吐蕃占西州,完全占领北庭),并占领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之后几年,吐蕃占据安西其他三镇,当代还没有资料能说明吐蕃开始占据安西其他三镇的确切时间。9世纪中叶,吐蕃内乱势衰。公元848年,张义潮在沙州发动起义,吐蕃在河西、陇右、西域各地的统治遂告瓦解。于阗在公元851年前后摆脱了吐蕃的桎梏。9世纪末叶,于阗开始和敦煌的沙州归义军政权交往。 公元938年,后晋朝廷册封李圣天(912-966年在位)为“大宝于阗国王”之后,“大宝于阗国”遂成为10世纪中叶于阗国正式的国号。于阗国的疆域,东北延伸到今若羌附近,隔车尔臣河与仲云部相望;南部抵昆仑山,与吐蕃接壤;西北近喀什。 公元960年,喀喇汗王朝的木萨汗宣布 ... 教为国教,信奉佛教的于闻国和信奉 ... 教的喀喇汗王朝之间,爆发了持续近40年的宗教战争(喀喇汗于阗战争)。 战争初期,于阗国占据优势,他们打退了喀喇汗王朝的进攻以后,挥师西进,曾一度攻占喀什噶尔。虽然在 ... 援军的支援下,喀喇汗王朝夺回了喀什噶尔,但也没有扭转战局,阿里可汗本人也死在与于阗的战争中。 于阗国财力、物力、人力皆不及喀喇汗王朝,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其实力大损,逐渐处于劣势。玉素甫·卡迪尔汗时期,喀喇汗王朝最终完成了对于阗的征服。关于于阗国灭亡的确切时间,史无明载,应在993和1009年之间。因为在和田文书中有公元993年“甘州可汗与于阗王书”,说明当时于阗还没有灭国;据《宋史·于阗传》记载,1009年,于阗黑韩王派遣回鹘人罗厮温等前往中原朝贡,说明此时于阗已经亡国。 于阗在黑汗王朝的统治下,语言和人种逐渐回鹘化,并陆续皈依了 ... 教。后经蒙古察合台后王、叶尔羌汗国及和卓回王的统治,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入清版图,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民国改县。今人口约四十万, ... 不少,市区建设日趋现代化,但缺乏民族色彩。 辽、北宋-于阗等部(公元1001)

信仰

小乘佛教

此地自古即盛行佛教,初传迦湿弥罗(位于印度西北部,即古代的罽宾)的小乘佛教。如《出三藏记集》卷十三〈朱士行传〉所述,三国时代魏·甘露五年(260),朱士行在此国得《放光般若经》梵本,当时该国僧侣仍奉小乘佛经为正典。

大乘佛教

至公元五世纪,此地始传大乘佛教,并在五至八世纪期间,成为佛教文化的一大中心地,对于佛教的东传影响颇大。如《法显传》记载,法显于晋·隆安五年(401)初到于阗,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僧众数万人,多学大乘。《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亦述及此国人性温恭,知礼仪,崇尚佛法,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并习学大乘法教。 东晋时代,庐山慧远的弟子支法领,于此得旧译《华严》的梵本。北凉·昙无谶于此得《大般涅槃经》,沮渠京声依此国沙门佛陀斯那受《禅法要解》、《禅秘要治病经》。萧齐·法献于此处得《观世音忏悔除罪咒经》。梁·太清二年(548),此地沙门求那跋陀赍来《胜天王般若经》。武周天后永昌元年(689),于阗僧提云般若在魏国东寺翻译《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及华严、密教方面的经典。译出《华严经》八十卷的实叉难陀亦来自此地。德宗贞元时(785~804),此地沙门尸罗达摩译出《十地经》。 十一世纪初(宋代),信奉 ... 教的 ... 尔族征服于阗,于阗佛教随之衰颓。又加上天灾人祸的影响,昔日庄严盛大的寺院佛塔等,皆埋入沙土之中。

文物

近世因中亚的探险风气渐盛,此地的佛教遗蹟及许多珍贵资料也陆续被发掘出土。斯坦因与伯希和曾在敦煌千佛洞发现数部由和阗语写成的佛教经典及文书,其中,佛教经典有《大乘无量寿经》(又名《无量寿宗要经》)、《金刚般若经》、《金光明经》、《一百五十颂般若波罗蜜多经》等。此处也曾发现用印度俗语写成的古写本,其文字包括月氏时代的梵书、古代的佉卢虱咤文字。此外,于其东北的沙漠中,发现许多寺院堂塔遗址,以及古代的壁画、塑像、铸像、钱货、什器、日常用具等,对研究古代于阗文化,提供了有力的资料。 面目祥和的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

名胜

于阗国的佛寺遗址,以拉瓦克寺址较为重要。该寺迹乃1900年由斯坦因所发掘,为一座方形建筑物,中央构筑基座,基座上建圆塔,塔周绕有圆形步廊式礼拜道,礼拜道周壁塑有八十余躯立佛像,像间又穿插有佛、菩萨、天王像及乘鹅车的月天像。其建造年代,大致被推定为公元五世纪。巨大的塔式建筑物和高大的立佛塑像,显示该寺中存在着佛塔崇拜与造像崇拜并行的现象。

外交

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938年,李圣天主动派遣马继荣到后晋朝贡。后晋封马继荣为镇国大将军,并派张匡邺、高居诲出使于阗,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不久,于阗又派遣刘再升再次朝贡。948年,于阗派遣使者王知铎到后汉朝贡。北宋建立次年(961年),于阗便派人前往中原,与宋朝建立了联系,以后不断遣使入宋。962~969年,短短数年的时间,就有4批于阗使者抵达汴梁(今开封)。 与辽朝的关系 于阗同北方的辽朝交往比较晚,989年,于阗使者第一次到辽朝朝贡。于是于阗在名义上成为辽朝的属国,辽朝设有于阗国大王府。 与甘州回鹘的关系 于阗与甘州回鹘的交往也很密切,敦煌文书中有不少10世纪两个政权之间相互往来的于阗塞文和吐蕃文书信,于阗派往中原的使者,经常与甘州回鹘的使臣结伴同行。 与归义军的关系 和于阗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沙州归义军政权。晚唐时期,于阗便与执掌归义军的张淮深建立了联系,双方互通书信。10世纪初,曹氏执掌沙州政权以后,双方开始联姻,曹议金的女儿嫁给于阗王李圣天为后,曹议金之孙曹延禄又娶于阗公主为妻,双方通过姻亲结成了政治同盟。李圣天与曹氏所生的太子从德,自孩提时期便留居沙州,直至其长大成人后回国即位。10世纪末,于阗国与喀喇汗王朝爆发宗教战争以后,于阗和沙州归义军政权的联系更为紧密。

史籍记载

汉书

于阗国,王治西城,去长安九千六百七十里。户三千三百,口万九千三百,胜兵二千四百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骑君、东西城长、译长各一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三千九百四十七里,南与婼羌接,北与姑墨接。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原出焉。多玉石。西通皮山三百八十里。

魏书

于阗国,在且末西北,葱岭之北二百余里。东去鄯善千五百里,南去女国二千里,去朱俱婆千里,北去龟兹千四百里,去代九千八百里。其地方亘千里,连山相次。所都城方八九里,部内有大城五,小城数十,于阗城东三十里有苴拔河,中出玉石。土宜五谷并桑麻,山多美玉,有好马、驼、骡。其刑法, ... 人者死,余罪各随轻重惩罚之。自外风俗物产与龟兹略同。俗重佛法,寺塔僧尼甚众,王尤信尚,每设斋日,必亲自洒扫馈食焉。城南五十里有赞摩寺,即昔罗汉比丘卢旃为其王造复盆浮图之所,石上有辟支佛跣处,双迹犹存。于阗西五百里有比摩寺,云是老子化胡成佛之所。俗无礼义,多盗贼,淫纵。自高昌以西,诸国人等深目高鼻,唯此一国,貌不甚胡,颇类华夏。城东二十里有大水北流,号树枝水,即黄河也,一名计式水。城西五十五里亦有大水,名达利水,与树枝水会,俱北流。
真君中,世祖诏高凉王那击吐谷浑慕利延,慕利延惧,驱其部落渡流沙。那进军急追之,慕利延遂西入于阗, ... 其王,死者甚众。显祖末,蠕蠕寇于阗,于阗患之,遣使素目伽上表曰:"西方诸国,今皆已属蠕蠕,奴世奉大国,当代无异。今蠕蠕军马到城下,奴聚兵自固,故遣使奉献,延望救援。"显祖诏公卿议之,公卿奏曰:"于阗去京师几万里,蠕蠕之性,惟习野掠,不能攻城,若为所拒,当已旋矣。虽欲遣师,势无所及。"显祖以公卿议示其使者,亦以为然。于是诏之曰:"朕承天理物,欲令万方各安其所,应敕诸军以拯汝难。但去汝遐阻,虽复遣援,不救当时之急,已停师不行,汝宜知之。朕今练甲养卒,一二岁间当躬率猛将,为汝除患,汝其谨警候以待大举。"先是,朝廷遣使者韩羊皮使波斯,波斯王遣使献驯象及珍物。经于阗,于阗中于王秋仁辄留之,假言虑有寇不达。羊皮言状,显祖怒,又遣羊皮奉诏责让之,自后每使朝献。

梁书

于阗国,西域之属也。后汉建武末,王俞为莎车王贤所破,徙为骊归王,以其弟君得为于阗王,暴虐,百姓患之。永平中,其种人都末 ... 君得,大人休莫霸又 ... 都末,自立为王。霸死,兄子广得立,后击虏莎车王贤以归, ... 之,遂为强国,西北诸小国皆服从。 其地多水潦沙石,气温,宜稻、麦、蒲桃。有水出玉,名曰玉河。国人善铸铜器。其治曰西山城,有屋室市井。果蓏菜蔬与中国等。尤敬佛法。王所居室,加以朱画。王冠金帻,如今胡公帽;与妻并坐接客。国中妇人皆辫发,衣裘袴。其人恭,相见则跪,其跪则一膝至地。书则以木为笔札,以玉为印。国人得书,戴于首而后开札。魏文帝时,王山习献名马。天监九年,遣使献方物。十三年,又献波罗婆步鄣。十八年,又献琉璃罂。大同七年,又献外国刻玉佛。

周书

于阗国,在葱岭之北二百余里,东去长安七千七百里。所治城方八九里。部内有大城五,小城数十。其刑法, ... 人者死,余罪各随轻重惩罚之。自外风俗物产与龟兹略同。俗重佛法,寺塔僧尼甚众。王尤信向,每设斋日,必亲自洒扫馈食焉。城南五十里有赞摩寺,即昔罗汉比丘比卢旃为其王造覆盆浮图之所。石上有辟支佛趺处,双迹犹存。自高昌以西,诸国人等多深目高鼻,唯此一国,貌不甚胡,颇类华夏。城东二十里有大水北流,号树拔水,即黄河也。城西十五里亦有大水,名达利水,与树拔俱北流,同会于计戍。建德三年,其王遣使献名马。

隋书

于阗国,都葱岭之北二百余里。其王姓王,字卑示闭练。都城方八九里。国中大城有五,小城数十,胜兵者数千人。俗奉佛,尤多僧尼,王每持斋戒。城南五十里有赞摩寺者,云是罗汉比丘比卢旃所造,石上有辟支佛徒跣之迹。于阗西五百里有比摩寺,云是老子化胡成佛之所。俗无礼义,多贼盗淫纵。王锦帽,金鼠冠,妻戴金花。其王发不令人见。俗云,若见王发,年必俭。土多麻、麦、粟、稻、五果,多园林,山多美玉。东去鄯善千五百里,南去女国三千里,西去朱俱波千里,北去龟兹千四百里,东北去瓜州二千八百里。大业中,频遣使朝贡。

旧唐书

于阗国,西南带葱岭,与龟兹接,在京师西九千七百里。胜兵四千人。其国出美玉。俗多机巧,好事祅神,崇佛教。先臣于西突厥。其王姓尉迟氏,名屈密。
贞观六年,遣使献玉带,太宗优诏答之。十三年,又遣子入侍。及阿史那社尔伐龟兹,其王伏阇信大惧,使其子以驼万三百匹馈军。及将旋师,行军长史薛万备请社尔曰:"今者既破龟兹,国威已振,请因此机,愿以轻骑羁取于阗之王。"社尔乃遣万备率五十骑抵于阗之国,万备陈国威灵,劝其入见天子,伏阇信于是随万备来朝。 高宗嗣位,拜右骁卫大将军,又授其子叶护玷为右骁卫将军,并赐金带、锦袍、布帛六十段,并宅一区,留数月而遣之,因请留子弟以宿卫。太宗葬昭陵,刻石像其形,列于玄阙之下。
垂拱三年,其王伏阇雄复来入朝。天授三年,伏阇雄卒,则天封其子璥为于阗国王。开元十六年,复册立尉迟伏师为于阗王,数遣使朝贡。乾元三年,以于阗王尉迟胜弟守左监门卫率叶护曜为太仆员外卿,仍同四镇节度副使,权知本国事。以胜至德初领兵赴国难,因坚请留宿卫,故有是命。事有胜传。

新五代史

于阗尤远,去京师万里外。其国西南近葱岭,与婆罗门为邻国,而相去犹三千余里,南接吐蕃,西北至疏勒二千余里。 晋天福三年,于阗国王李圣天遣使者马继荣来贡红盐、郁金、牦牛尾、玉灊等,晋遣供奉官张匡邺假鸿胪卿,彰武军节度判官高居诲为判官,册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是岁冬十二月,匡邺等自灵州行二岁至于阗,至七年冬乃还。

传说

蚕丝传入于阗的传说

著名佛教旅行家玄奘法师在瞿萨旦那国(古于阗国—今新疆和田附近)听到的一段传说:瞿国原无蚕桑,听说东邻小国已有蚕桑丝织,便遣使东国求获蚕桑种子,但被东国君主回绝,并严令关守,禁止蚕桑种出关。瞿国无计可施,便谦恭备礼与东国求亲。东国君主为了睦邻友好,就答应了这门亲事。瞿国国王派使迎亲时,嘱咐迎亲者密告东国公主,瞿国没有蚕桑丝绸生产,请公主自带蚕桑种子来完婚,今后方能自制丝绸服饰。公主离开东国时,将蚕桑种子密藏于头上的帽子内,出境时,守将搜遍了所带物品,只是不敢检查公主的帽子,从而使桑树和蚕种带入了瞿国。

于阗建国的传说

在汉、藏史籍和敦煌壁画中都有于阗建国的传说,这些传说都与佛教相关。如《于阗国授记》中说,建立于阗国的人是被阿育王抛弃的王子,他被汉王菩萨收为义子,长大后西奔,建于阗国。当时,印度大臣耶舍也被驱逐。一天他俩相遇,为争夺领土两人即将开战,多闻天和吉祥天女前来化解他们的矛盾。后来,耶舍和汉王的义子分别在白玉河的上下游居住,而中游则为中原、印度臣民共居。

历代君王

于阗[尉迟氏](前232—1006年) 《于阗国王像》敦煌98窟,罗寄梅临摹 地乳王 叶护罗 散跋婆 [6世] 舍耶 毗梨耶 尉迟? 俞林 (33) 癸未 23 位侍 ⑴ 丙辰 56 君得 ⑶ 丁巳 57 休莫霸 ⑴ 庚申 60 广德 (37) 庚申 60 讫多 ⒀ 丁酉 97 放前 (22) 庚戌 110 建 ⒇ 壬申 132 安国 (30) 壬辰 152 献象王 (30) 壬戌 182 山习 (30) 壬辰 212 讫多二世(25) 壬戌 242 散瞿罗摩二世(32)丁亥 267 信诃二世(40) 己未 299 婆罗 (36) 己亥 339 尉迟? (35) 乙亥 375 尉迟? (36) 庚戌 410 秋仁 (25) 丙戌 446 婆罗二世 ⑹ 辛亥 471 散瞿罗摩三世(23) 丁巳 477 舍都罗 (30) 庚辰 500 尉迟? (30) 庚戌 530 尉迟? (30) 庚辰 560 卑示练 (30) 庚戌 590 尉迟渥密 (22) 庚辰 620 伏阇信 (23) 壬寅 642 伏阇雄 (26) 乙丑 665 尉迟璥 (33) 辛卯 691 尉迟眺 ⑴ 甲子 724 伏师战 ⑾ 乙丑 725 伏阇达 ⑷ 丙子 736 尉迟圭 ⑸ 庚辰 740 尉迟胜 ⒅ 乙酉 745 尉迟曜 (27) 甲辰 764 尉迟诘 (38) 辛未 791 尉迟迟耶 ⒂ 己酉 829 尉迟南塔 ⒂ 甲子 844 尉迟佤那 (29) 己卯 859 尉迟毗讫罗摩 (24) 戊申 888 尉迟僧乌波同庆(38) 壬申 912 天兴⒁ 庚戌 950 天寿⑷ 癸亥 963 尉迟苏拉天尊⑾ 丁卯 967 尉迟达摩 中兴⑻ 戊寅 978 尉迟僧迦罗摩 ⒀ 丙戌 986 尉迟萨格玛依 ⑺ 己亥 999
年号起讫时间使用时间备注
同庆 912年—966年 55年 一作开庆。结束时间李崇智认为是966年或稍后,也有学者认为讫于944年,其后还有天兴和天寿年号
天尊 967年—977年 11年
中兴 978年—985年 8年
天兴 986年—999年 14年
天寿 999年—1001年(1005年?) 年号结束时间多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