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全真道教(修订版)" 修订间的差异简介

Aug30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于 2017年8月22日 (二) 15:56 的修订 (检视原始码) Admin (对话 | 贡献) ←上一个 于 2019年1月30日 (三) 16:06 的修订 (检视原始码) Chishing.lee (对话 | 贡献) 下一个→ 行 3: 行 3:   |author=吴亚魁   |author=吴亚魁   |publisher=上海太清宫道教文化丛书   |publisher=上海太清宫道教文化丛书 − |series=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 + |series=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i ... n=9787532566075   |i ... n=9787532566075   }}   }}

于 2019年1月30日 (三) 16:06 的修订

江南全真道教(修订版)

作者:吴亚魁 系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出版:上海太清宫道教文化丛书 书号:9787532566075  

《江南全真道教(修订版)》一书由吴亚魁所著,主要处理江南六府一州地区的全真道教。旨在透过道观的兴衰多寡,概见江南全真道教的盛衰景况,以展示全面的道教史,及让读者认识并掌握全真道演变的全貌与规律。本书为上海太清宫道教文化丛书之一,于201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所出版。

内容简介

近年来,人类学者或采用人类学研究 ... 的宗教学者正日益关注中国地方宗教文化的研究,并多以实时、动态、描述和田野等 ... 进行考究。然而,有关地方宗教的历史研究却不多见,其中长江以南的全真道教就是乏人问津的最佳例子。纵然学术界现时有着不少与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如:全真道教的南北合流、王常月 与江南全真「中兴」、全真道教在江南的流布与嬗变等,但大多是通史、综论著作,或是不可避免的兼及,甚少是直接以江南全真道教为题。加上,以上的研究所倚重的主要资料不外乎是《金盖心灯》等少数道内文献,完全不足以勾勒出江南全真道教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更遑论具体而深入、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作者遂以「江南全真道教」为题展开研究。有关其研究范围,时间为全真道教南行之始,下至1912年中华民国肇建,历元、明、清三代,共640余年。而空间方面则截取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太仓州、杭州府、嘉兴府和湖州府等江南六府一州,是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之腹地,也是正一符箓道教繁衍和鼎盛的地方。

《江南全真道教》曾于2006年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繁体字版,本书为前作的修订版,以为原著的不准确处予以修正,并补充大量早前未曾注意到的文献资料,以及作者近年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概念的界定 一、学者心目中的「江南」 二、本书的「江南」概念 三、全真与全真道教 第三节、研究现状举概 第四节、资料与 ... 一、资料的检视 二、 ... 的探寻 第二章:全真道教在江南的初传 第一节、全真南传之初的江南道教格局 一、符箓诸道派的繁盛 二、合流中的南宗一脉 三、全真初传江南考略 第二节、重阳庵:始于元而盛于明 一、方志所见之重阳庵 二、重阳庵之诸多考释 三、始于元而明立丛林 四、历代所祀之神明 第三节、长春道院:境内全真教祖 一、长春道院始末 二、南人眼中的北方全真 第四节、 ... 之观,甲于东南 一、至元间还是延桔初? 二、全真:南宗抑或北宗? 三、历明入清,几经缮废 第三章:全真道教在江南的盛衰 第一节、江南全真道教的初兴(1271—1368) 第二节、沉寂中的江南全真道教(1368—1644) 一、明代江南的全真道观 二、明代全真道教的「沉寂」 第三节、江南全真道教的「中兴」(1644—1861) 第四节、江南全真道教的重振(1862—1911) 第四章:清代江南的全真道观(举要) 第一节、湖州金盖山:陶黄旧席,吕祖宗坛 一、龙门一派,开自陶黄 二、金盖山人闵一得事略 三、云巢支派与金盖山支派 第二节、杭州金鼓洞:金鼓开堂,宗风聿振 一、创于周而扩于蔡 二、奉全真派规矩綦严 三、金鼓开堂,宗风聿振 第三节、余杭洞霄宫:汉唐故物,群真之庭 一、汉唐故物,群真之庭 二、贝本恒其人及其师、徒 第四节、海上白云观:十方丛林,神霄福地 一、雷祖殿:此殿非彼殿 二、徐至成与海上白云观 三、海上白云观之规制 第五章:江南全真道教的流布与特征 第一节、王常月与江南全真「中兴」 一、凡三登坛,而得弟子千余 二、出驻江、浙,阐太上宗风 第二节、江南全真道教的空间分布 一、苏州府 二、松江府 三、常州府 四、太仓州 五、杭州府 六、嘉兴府 七、湖州府 第三节、江南全真道教的地域特征 一、教派融合 二、回归世俗 三、成分构成 四、皈道缘由 第六章: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修订版后记